主講人:賴惠敏
簡介: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,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代表作有《天潢貴胄: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》(1997)、《清代的皇權與世家》(2010)、《乾隆皇帝的荷包》(2014)等專著。賴先生除了在清代社會經濟史方面卓有建樹外,近年來利用中研院近史所藏清代邊疆檔案的有利條件,在清代邊疆社會史領域亦不斷有新作問世。其中,在國內核心期刊發(fā)表的《清代烏里雅蘇臺的衙門與商號》(2017)、《清代科布多的官商》(2016)、《清代北京的旅蒙商》(2016)、《清政府對恰克圖商人的管理》(2012)等學術論文,以及早年發(fā)表的有關明正土司、西藏朝貢問題的論文,為清代邊疆民族經濟史、社會史研究展現(xiàn)了新史料、新視角。
內容簡介:清代蒙古與華北地區(qū)的貿易網絡是邊疆民族經濟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。以清代相關檔案為基礎,集合其他文獻,著重考察通過北京、張家口、歸化城、恰克圖等商貿城市連接起來的湖北和蒙古之間的貿易網絡,重點分析活躍于這一商貿網絡中諸商隊營造的物資流動的具體情況,進而揭示該貿易網絡對華北和蒙古地區(qū)的歷史影響。
主持人:徐百永副研究員
時間:6月24日 14:30-16:30
地點:雁塔校區(qū)崇鋈樓敏行廳
主辦單位: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、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